[目的]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GMF)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和空间时刻变化的.目前,动物对磁场变化的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迁徙性动物地磁定向导航中的磁感受方面,而迁徙性动物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地磁场强度差异对动物生理和行为潜在的磁场效应尚不明确.[方法]迁飞性昆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试虫采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本文采用亥姆霍兹线圈室内模拟近零磁场(near-zero magnetic field,NZMF)和GMF,调查了褐飞虱成虫在NZMF和GMF下的翅型分化、趋光性和飞行能力.[结果]结果表明,与GMF相比,NZMF显著提高了褐飞虱雄成虫短翅型比例(6.4%)(P<0.05),但对雌成虫长翅型比例影响不显著(P>0.05);对于长翅雌成虫,NZMF显著提高了其2日龄成虫的上灯比例(55%)(P<0.05),但显著降低了其4日龄成虫的上灯比例(22%)(P<0.05),对趋光性的影响总体呈现出随着龄期先增强后减弱的效应.NZMF对长翅雄成虫趋光性的影响也呈现出相同的效应,但对各日龄成虫的影响不显著(P>0.05);NZMF显著缩短了2日龄长翅雄成虫的飞行时间(46%)(P<0.05),并显著提高了长翅雌成虫(65%)和长翅雄成虫(101%)的飞行速度(P<0.05).此外,GMF对照组的褐飞虱长翅雄成虫飞行速度显著低于长翅雌成虫(96%),而NZMF处理组中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结果说明,近零磁场可提高褐飞虱成虫短翅比例,对长翅成虫趋光性的影响呈现出基于龄期增长先增强后减弱的效应,并在未影响长翅成虫飞行距离的情况下,改变了其飞行策略,即提高飞行速度,同时缩短飞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