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科学进展       
摘要:
许多地区地下水是生态稳定的重要支撑或补充,确定地下水补给地表植被的临界埋深对地下水管理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以西辽河平原为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 根据地下水补给植被原理划分包气带水分运动结构,描述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作用机理和物理过程,定义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及相关物理概念.② 根据植被根系吸收潜水蒸发的物理机制,地下水面附近由毛管水上升形成的潜水影响层是临界埋深计算的关键.③ 推导土壤毛管有效孔径计算推理公式,通过构建土壤微结构模型求解推理公式中的孔隙特征参数,解决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的精确计算难题;④ 结合不同群落植被根系层厚度,形成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计算模型.⑤ 通过野外调查和观测试验实证,表明计算结果可靠,研究成果在科尔沁草原得到了及时应用.
推荐文章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地质环境问题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西辽河平原
地质环境问题
地下水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西辽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动态补给研究
MODCYCLE模型
地下水动态补给
西辽河流域平原区
基于GIS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敏感性评价
地下水
生态敏感性
下辽河平原
GIS空间分析
基于ArcView-WOE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地下水生态系统
下辽河平原
生态健康评价
证据权重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
来源期刊 水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包气带 地下水临界埋深 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V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敏建 26 1379 16.0 26.0
2 邓伟 6 19 2.0 4.0
3 闫龙 5 15 3.0 3.0
4 汪勇 5 12 2.0 3.0
5 张秋霞 3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辽河平原
包气带
地下水临界埋深
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1-6791
32-1309/P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