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自发性肠穿孔(spontaneous intestinal perforation,SIP)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 g的早产儿,其中诊断SIP早产儿为SIP组,按约1:2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期、同胎龄、无肠穿孔早产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孕期和新生儿期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P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治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 g的早产儿409例,其中纳入SIP组25例,对照组55例.胎龄22~25周早产儿SIP发生率11.8%(16/136),26~27周为2.0%(5/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7,P<0.001).出生体重400~749 g早产儿SIP发生率13.0%(14/108),750~999 g为3.4%(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胎(OR=4.153,95%CI 1.392~12.384,P=0.011)、脐静脉置管(OR=15.942,95%CI 1.026~247.789,P=0.048)、生后3 d内开始口服布洛芬(OR=15.387,95%CI 1.519~155.883,P=0.021)是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SI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SIP发生率越高.双胎、脐静脉置管、生后早期口服布洛芬可能是SIP的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早产儿自发性肠穿孔5例临床特征分析
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自发性肠穿孔
外科手术
超低出生体重儿及超早产儿输血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超低出生体重儿
超早产儿
贫血
输血
危险因素
超低出生体重儿及超早产儿输血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超低出生体重儿
超早产儿
贫血
输血
危险因素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供给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静脉营养
微量肠内营养
非营养性吸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自发性肠穿孔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肠穿孔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超早产儿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3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8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19.05.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49)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穿孔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超早产儿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双月刊
2096-2932
10-1451/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7号院3号楼4单元地下室 100034
82-30
2017
eng
出版文献量(篇)
330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72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