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XLA与LYCRA两种弹性纤维及其包芯纱的性能,文章分别采用全聚纺、全聚赛络纺纺纱技术生产了JC/XLA与JC/LYCRA两种包芯纱.介绍了全聚赛络纺包芯纱的成纱原理,对比分析了两种弹性纤维的性能,通过对纱线捻系数、弹性长丝的牵伸倍数、喇叭口位置等纺纱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工艺,并对比两种弹性纤维的包芯纱线性能.结果表明:与全聚纺相比,采用全聚赛络纺纺纱方式生产包芯纱,可以明显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强力、改善芯丝的包覆效果;XLA包芯纱比LYCRA包芯纱结构更光滑紧密,LYCRA弹性高、回弹力较大,回缩力使LY-CRA包芯纱易起隆,影响纱线的条干与毛羽.
推荐文章
两种包芯纱的工艺优选及质量对比
包芯纱
环锭纺
赛络纺
正交试验
成纱质量
包芯纱包覆效果测试分析
视频变焦显微镜
包芯纱
包覆量
包覆效果
测试
二维编织包芯纱成纱工艺及质量探讨
二维编织
包芯纱
成纱机理
质量分析
棉/水溶性维纶包芯纱的纺纱工艺研究
水溶性维纶
包芯纱
纺纱工艺
牵伸工艺参数
捻系数
捻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XLA与LYCRA两种包芯纱的工艺优化及其质量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丝绸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包芯纱 弹性纤维 纱线条干 包覆性 全聚赛络纺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S104.16
字数 52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19.0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新金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8 222 6.0 10.0
2 魏艳红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2 1.0 1.0
3 胡晗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贺若羽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李璇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包芯纱
弹性纤维
纱线条干
包覆性
全聚赛络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丝绸
月刊
1001-7003
33-1122/TS
大16开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1号楼5F
32-2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1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