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发育性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5月我院共收治发育性寰椎管狭窄症患者15例,根据寰枢椎CT薄层扫描图像特征,将发育性寰椎管狭窄症分为4种类型,即Ⅰ型(小寰椎型)、Ⅱ型(寰椎后弓肥厚型)、Ⅲ型(寰椎后弓内陷型)和Ⅳ型(枢椎齿状突肥大型).针对不同类型采用相应手术方法:①对不合并寰枢椎脱位或失稳的Ⅰ、Ⅲ、Ⅳ型患者实施单纯寰椎后弓切除术;②对Ⅱ型患者采用后弓磨薄回植术;③对合并有寰枢椎脱位或失稳的Ⅰ、Ⅱ、Ⅲ型患者,附加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④对合并寰枢椎脱位的Ⅳ型患者采用经口咽前路枢椎齿状突打磨削薄+寰枢椎脱位内固定术的方法.术后复查颈椎MRI和CT,观察高位颈脊髓压迫改善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Ⅰ型7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4例.共实施寰椎后弓切除并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6例,单纯寰椎后弓切除术5例,寰枢椎后弓削薄回植术2例(其中1例因合并寰枢椎脱位同时实施枕颈固定融合手术),齿状突削薄寰枢椎前路复位内固定术2例.手术顺利,未发生术中神经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MRI和CT显示寰椎平面的脊髓压迫解除.随访时间12~34个月(14±3个月),患者术后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JOA评分10.60±0.96分,术后3个月恢复到14.10±0.37分,末次随访时为14.70±0.63分,改善率为64%.结论:发育性寰椎管狭窄症可分为4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推荐文章
高龄颈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老年人
颈椎管狭窄症
手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争议与进展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椎板切除减压
植骨融合术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
显微内窥镜
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育性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发育性寰椎管狭窄症 手术策略 分型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2-78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R681.5|R687.3
字数 59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6X.2019.09.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育性寰椎管狭窄症
手术策略
分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月刊
1004-406X
11-3027/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内
82-45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0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