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管标记在弥漫性躯体性血管角化瘤(ACD)及匐行性血管瘤(A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9例ACD及6例AS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对所有病例皮损均行CD31、D2-40及Prox1染色.结果 9例ACD患者的异常脉管CD31呈弱阳性或阴性;ACD皮损异常管腔内皮细胞4例D2-40局灶阳性,5例D2-40阴性,9例Prox1阳性.6例AS患者增生的小血管内皮CD31阳性,而D2-40和Prox1均阴性.结论 少数ACD及AS患者的临床特征有相似性,淋巴管标记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明确的意义.
推荐文章
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
直结肠
诊断
治疗
TNF-α和 ICAM-1 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管瘤
良性肿瘤
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分析
弥漫性脉络膜
血管瘤
光动力疗法
瞳孔温热疗法
肠系膜血管瘤1例及文献复习
肠系膜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2-40和Prox1在弥漫性躯体性血管角化瘤及行性血管瘤中的表达差异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血管瘤 淋巴管瘤 抗原,CD31 诊断,鉴别 弥漫性躯体性血管角化瘤 D2-40 Prox1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7-8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0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5541/cjd.201902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安康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32 20 2.0 3.0
5 陈凤鸣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1 0 0.0 0.0
6 王雷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瘤
淋巴管瘤
抗原,CD31
诊断,鉴别
弥漫性躯体性血管角化瘤
D2-40
Prox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