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建立了微曝氧化沟气-液两相流动和溶解氧输运模型,对比不同工况下氧体积传质系数的实验测量值和模拟结果,误差在7%以内.采用验证可靠性的模型模拟研究了气泡直径、曝气量和横向流动速度对微曝氧化沟内氧传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气泡直径由1.5 mm增至3 mm时,氧体积传质系数由15.80 h-1降低至5.83 h-1;曝气量由0.5 m3/h增大至2 m3/h时,氧体积传质系数由4.21 h-1增至14.15 h-1,减小气泡直径和增大曝气量能明显提高氧体积传质系数.微曝氧化沟内气-液相间传质及溶解氧的分布受横向流动影响,开启单台和两台推流泵时,氧体积传质系数分别比无横向推流工况增大27.7%和42.4%,横向流动能有效提高气泡羽流内的气含率,增强氧传质效果.
推荐文章
微通道内气-液两相传质过程行为及其应用
弹状流
微通道
微反应器
气泡
传质
微通道内气-液传质研究
微通道
气-液两相流
传质
过程强化
T形微通道结构中液液两相流动与传质规律
微通道
液液相
传质
T形结构
仿生网络
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及传质的研究进展
液-液两相流
流型
混合传质
微通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曝氧化沟气液两相传质模型构建及传质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过程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传质 数值模拟 气含率 微孔曝气 横向流动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流动与传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684
页数 9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34/j.issn.1009-606X.2183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凤霞 大连理工大学流体与粉体工程研究设计所 27 95 7.0 8.0
2 刘志军 大连理工大学流体与粉体工程研究设计所 47 316 9.0 17.0
3 李永强 大连理工大学流体与粉体工程研究设计所 4 107 2.0 4.0
4 董鑫 大连理工大学流体与粉体工程研究设计所 7 23 3.0 4.0
5 许晓飞 大连理工大学流体与粉体工程研究设计所 12 29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液两相流
传质
数值模拟
气含率
微孔曝气
横向流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过程工程学报
月刊
1009-606X
11-4541/TQ
大16开
北京353信箱
80-297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15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