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预防实体瘤或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 、PubMed 、Embase,CNKI 、VIP 、WanFang Data和 SinoMed数据库,搜集关于 PEG-G-CSF和 G-CSF预防实体瘤或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19年 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18个 RCTs,合计 25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要结局指标方面,PEG-G-CSF 与 G-CSF相比,对化疗后第1周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发生率[RR = 0.70,95%CI(0.46,1.06),P>O.05]和化疗后多周期 FN发生率[RR= 0.80,95%CI(0.61,1.04),P>0.05]的作用相当;在次要结局指标方面,PEG-G-CSF与 G-CSF相比,可以降低化疗后第 2周期 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RR=0.80,95%CI(0.68,0.94),P=0.008]和化疗后第 4周期 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MD=-0.23,95%CI(-0.42,0.04),P=0.02],对化疗后第 1,3,4周期 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化疗后第 1,2,3周期 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骨痛或骨移肌肉痛发生率的作用相当(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 PEG-G-CSF和 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但 PEG-G-CSF可以部分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推荐文章
PEG-rhG-CSF预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观察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粒细胞缺乏
预防
经济效益
血清G-CSF检测在小儿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G-CSF
发热性疾病
鉴别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G-G-CSF和 G-CSF预防实体瘤或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 Meta分析
来源期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用药与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5-792
页数 8页 分类号 R9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燕 109 583 13.0 18.0
2 郭澄 136 805 14.0 23.0
3 陆瑶华 36 163 8.0 11.0
4 李星霞 15 99 5.0 9.0
5 孙习鹏 19 5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月刊
1005-0698
42-1333/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3号
38-18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