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蒙医温病学是研究热症即感染免疫病的学科,病证结合分期治疗是其特症之一,热症的发生转归过程中共有8个证期,其每个证期都有相应的症候、变证规律和诊治方法.本文概述研究阐述该理论内涵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未熟热至成熟热证期的动物模型和变证机制及对证药物疗效间的关系.发现未熟热至成熟热期可以通过多种致热源和多种感染途径建立动物模型,并发现未熟热至成熟热期具有特征性的炎症相关因子表达.还证实了对证方药苦参单味汤具有降体温、缩短未熟热期、缩短整体病程,该功效与蒙药学阐述的苦参功效完全一致.据上假设并验证了"未熟热证期为体温调定点被上调,而体温尚未达到被上调的调定点水平的阶段.成熟热期为体温达到已被上调的调定点水平,或体温调定点被下调使体温达到下调后的调定点的阶段的假设",认为蒙医温病理论精辟,客观存在,具有深入研究开发前景.
推荐文章
家兔小脑延髓池注射大肠埃希菌致蒙医未熟热、成熟热证期症候研究
大肠埃希菌
家兔模型
未熟热
成熟热
症候研究
脑膜炎奈瑟菌致蒙医未成熟热、成熟热期发热模型建立研究
脑膜炎奈瑟菌
家兔模型
未成熟热
成熟热
白虎汤加减灌肠治疗温病热证传变的研究
热证/中医药疗法
白虎汤
动物,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蒙医温病未熟热至成熟热证期机理的研究概况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成果 学科
关键词 蒙医温病 证期机理 研究概况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创新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72/j.issn.1009-5659.2019.07.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额尔敦朝鲁 50 165 7.0 10.0
2 张呼斯愣 1 0 0.0 0.0
3 乌云曹都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蒙医温病
证期机理
研究概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成果
半月刊
1009-5659
11-4484/N
北京复兴路15号245室中国科技成果编辑部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87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2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