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新中国文学的重要书写对象,“工农兵英雄”形象负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文学讯息,时代诉求、表现对象和评价尺度的多重聚焦,让他们的精神品格进一步放大,不仅引领了接受者的身份认同风潮,也以其集体性、实践性、阶级性的优长取代知识分子个体性、理论性、批判性特点,成为一个较长时段的话语中心.探究原因,有时代与意识形态的征召因素,亦有知识分子身份改造和对象化成分.今天,我们审视“工农兵英雄”形象,在看到人物性格单一、审美表现稀薄等缺憾的同时,也应正视历史选择的合理性、阶级群体的价值导向等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时代映像:“工农兵英雄”形象的长长背影
来源期刊 中州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新中国文学 工农兵英雄 身份认同 历史选择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文艺学与文学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I206
字数 105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9.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忠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68 8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中国文学
工农兵英雄
身份认同
历史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州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3715
41-1275/G4
大16开
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7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7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