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 000例因心悸、乏力、心前区偶发不适,近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患者进行队列研究,随访观察5年,随访观察中147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HD作为CHD组,随访5年未确诊CHD患者813例作为非CHD组,失访40例. CHD组男87例,女60例,年龄(49. 2 ± 3. 6)岁,年龄范围为45~59岁.非CHD组男502例,女311例,年龄(49. 0 ± 3. 9)岁,年龄范围为45~59岁.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比较不同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的CHD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CHD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非CHD组,CHD组患者的腰臀比、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胱抑素C测定值均高于非CH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HD组患者中,单支病变57例、双支病变51 例、多支病变39 例.单支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311. 9 ± 42. 0) μmol/L] <双支病变[(355. 3 ± 51. 2) μmol/L] <多支病变[(397. 6 ± 56. 3)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HD组患者中,轻度狭窄49 例、中度狭窄58 例、重度狭窄 40 例.轻度狭窄患者血尿酸水平[(318. 3 ± 43. 0)μmol/L]<中度狭窄[(361. 4 ±47. 6)μmol/L]<重度狭窄[(409. 5 ± 53. 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H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的增高,并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有一定关联,随着CHD病情加重,其是判定CHD的重要生化指标.在防治CHD时应限制进食富含嘌呤的食物,鼓励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