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两种微生态活菌制品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和氟西汀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30 d慢性重复悬尾应激方法制备小鼠抑郁症模型,观察抑郁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5-羟色胺(5-HT)和血清皮质醇(CORT)浓度.结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小鼠海马5-HT含量升高.5组小鼠血清CORT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均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提高中枢5-HT含量是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可能的抗抑郁机制.
推荐文章
肠道微生态对抑郁症的影响
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肠—脑轴
抑郁症
综述
两种抑郁模型的行为学比较
抑郁症
5-羟色胺
慢性刺激
牛磺酸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预防性干预作用
牛磺酸
利血平
抑郁
眼睑下垂
出圈率
综述乳酸菌对抑郁症的改善作用
乳酸菌
抑郁症
肠道菌群
微生物-肠-脑轴
精神益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微生态活菌制品对小鼠抑郁症模型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生态活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抑郁症 小鼠悬尾实验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3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3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19.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坤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19 86 5.0 9.0
2 何萍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33 234 10.0 13.0
3 陈俊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6 23 2.0 4.0
4 罗俊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8 42 2.0 6.0
5 刘国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4 3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态活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抑郁症
小鼠悬尾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0X
45-121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9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