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连朴饮为温病苦泄法的代表方,黄连、厚朴相配,能通能泄,既可宣降湿热,又可通降胃腑,恢复中州升降之机,共为君药.豆豉与栀子相配,可增强苦寒泄热燥湿作用,共为臣药;石菖蒲、半夏、芦根共为佐使之用.以苦寒降泄之品配伍辛开微温等药辛温散湿、苦寒降热,起到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效.将苦泄法与其他治法相结合,体现了“分解湿热”“宣上、畅中、渗下”等湿热病治疗思想,给邪以出路,使气机畅达,湿去热清.连朴饮虽由王孟英为治疗霍乱而设,而霍乱当今已不多见,但该方组方独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疗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凡是具有湿热阻滞中焦且见湿热症状并重表现的疾病均可用连朴饮加减治疗.
推荐文章
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胃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法
连朴饮/治疗应用
湿热阻胃
连朴饮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6例临床观察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治疗
连朴饮
连朴饮加味黎药治疗脾胃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
连朴饮
胆汁反流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黎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连朴饮临床应用概述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温病 连朴饮 《霍乱论》 辛温散湿 苦寒降热 分解湿热 王孟英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2-17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9.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9.12.04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文雪 5 1 1.0 1.0
2 张晓艳 20 30 3.0 4.0
3 谢苗 6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病
连朴饮
《霍乱论》
辛温散湿
苦寒降热
分解湿热
王孟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