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纵观《纽约时报》的历史,它注重硬新闻的报道,比如“水门事件”,具有人性化特征,态度客观理性,具备议程设置功能。那个曾经说“如果地球运转一天,《纽约时报》会记录下每一天的要闻”的报刊,如今也想要改变商业模式,和CNN等大品牌合作,将目标转向青年。
推荐文章
纸媒式微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突围之径 ——以《纽约时报》《卫报》转型为例
报业转型
《纽约时报》
《卫报》
数字化
纸媒寒冬
评《纽约时报》的"报品"
《纽约时报》
'档案记录报'
基本品格
专业主义
从三里岛到福岛:《纽约时报》核事故报道框架分析
核能
三里岛核事故
福岛核事故
纽约时报
公众理解工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纽约时报》看传统媒体
来源期刊 记者观察:中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纽约时报》 传统媒体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6
页数 1页 分类号 G2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憬轶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纽约时报》
传统媒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记者观察:中
月刊
1004-3799
14-1155/G2
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130号华宇绿洲5幢5
22-101
出版文献量(篇)
461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