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脑膜瘤是指起源于脑膜及粘膜间隙的衍生物,是颅内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的疾病[1],多发于女性,且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有研究显示,脑膜瘤发病的原因可能与内环境改变及基因变化相关[2].目前,临床诊断中多数的脑膜瘤为良性肿瘤,非典型性脑膜瘤介于良性脑膜瘤与恶性脑膜瘤之间,但是部分非典型脑膜瘤具有强大的侵袭力,而且在术后很容易复发.临床上通常采用放射性疗法治疗非典型脑膜瘤,但复发率较高.因非典型性的脑膜瘤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导致临床诊断难度增大,与他类型的肿瘤不易鉴别.本文根据80例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探究核磁共振成像在非典型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以助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推荐文章
CT与MRI诊断非典型脑膜瘤的优势分析
非典型脑膜瘤
CT
MRI
诊断
磁共振技术对非典型脑膜瘤术前诊断的价值
非典型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非典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表现及病理基础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占位效应
坏死
脑膜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膜瘤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代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非典型脑膜瘤价值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非典型脑膜瘤 诊断价值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预防与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2-4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5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黎明 7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成像
非典型脑膜瘤
诊断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7-1040
34-1154/R
大16开
合肥市繁华大道12560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2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