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学界常将建立在情感和理解基础之上的"同情"视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减轻苦难、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 但在小说《露丝》中, 情感和理解反而引发了各种灾难:情感让人失去自我, 理解则催生利己之心.《露丝》实际上宣扬了一种既能消除利己之心, 又能确保自我意识在场的责任伦理观.这种伦理观同样体现在小说形式中.盖斯凯尔一方面借助元小说策略阻止读者对小说人物产生"同情"或无意识认同, 另一方面积极鼓励读者参与到为他人命运负责的伦理实践中去.盖斯凯尔本人同样坚持为小说人物的命运负责.然而, 由于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 这一伦理态度引发了读者和作者的认知冲突.
推荐文章
论劳仑斯小说模式的创新
模式创新
象征的神秘性
语言的意象化
凯尔文效应影响露点仪测量准确度的分析
露点仪
结露温度
露点温度
凯尔文效应
测量误差
涂鸦艺术大师凯斯·哈林作品探析
凯斯·哈林
涂鸦
空心人
大众艺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小说《露丝》的伦理艺术
来源期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露丝 同情 责任 伦理艺术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文学中的伦理书写(特约主持人:郭棲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8,158-159
页数 10页 分类号 I561.0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洪青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14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露丝
同情
责任
伦理艺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722X
41-1164/H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6信箱120号学报编辑部
36-21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5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