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1].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遗传、精神心理因素及肠道菌群失调等.现治疗 IBD 的主要药物包括 5-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它们作用机制主要为抗炎及抑制免疫反应,但用药剂量大,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也大.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捐赠者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肠道微生物稳态,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调,从而发挥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疾病的作用[2-3].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安全的治疗药物十分必要,而FMT可作为IBD新的治疗靶点.
推荐文章
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现状和问题
粪菌移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
运动疗法
作用
机制
措施
影响因素
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争议
粪菌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不良事件
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进展
粪菌移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临床消化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粪菌移植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克隆恩病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lcxh.j.issn.1005-541X.2019.04.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5(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炎症性肠病
粪菌移植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克隆恩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
双月刊
1005-541X
42-1315/R
大16开
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
38-1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