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富春江水库蓝藻水华为研究对象,对变动回水区生态水文特征开展调查.结果 表明,受上游多年调节型水库千岛湖下层滞水泄流和兰江自然来水影响,富春江水库库尾存在显著的温差异重流.源自千岛湖的低温水在密度差的影响下沿富春江水库底部向下游流动;水温相对较高的兰江水则以表层流的形式在水库库尾做往复运动.这种并重流结构为蓝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水动力、光照和营养盐条件.此外,水库库尾流速减弱导致大量泥沙发生沉降,使得此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下光传输能力增强,从而使表层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增殖,并在长水力停留时间作用下累积形成水华,进而影响溶解氧的垂向和纵向分布.本研究可为其他水库变动回水区富营养化形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改善富春江通航环境的建议
富春江
通航环境
航道
码头
刘家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河床质泥沙粒径分布
河床质泥沙
泥沙粒径
粒径分布
变动回水区
刘家峡水库
富春江水库防护工程移民问题及解决对策
移民
防护工程
富春江水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春江水库变动回水区蓝藻水华成因初探
来源期刊 水电能源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蓝藻水华 变动回水 温差异重流 富春江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水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挺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9 156 7.0 9.0
2 王婕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12 100 4.0 10.0
4 丁艳青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3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6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道型水库
蓝藻水华
变动回水
温差异重流
富春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电能源科学
月刊
1000-7709
42-1231/TK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内
38-11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0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551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