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将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用于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数据的解析,建立了同时测定二取代苯甲醛类化合物3种同分异构体的模型.将其应用于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甲氧基、羟基、硝基、醛基、苯氧基、羧基、氟、氯和溴的10种苯甲醛类化合物,发现在检测波长221~267 nm范围内,10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均呈现良好的加和性和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在0.9908~0.9999之间,预测结果中除邻苯二甲醛外,其他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0.67%~111.57%之间,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95;而对于合成样品的分析,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01%~112.45%之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二取代苯甲醛类化合物各自3种异构体的同时测定;化合物的吸光度及异构体间的相关程度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PLS/ANN-RP-HPLC的甲基苯甲醛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测定
化学计量学
偏最小二乘法
人工神经网络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基苯甲醛
同分异构体
PLS-HPLC法同时测定二甲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建模研究
偏最小二乘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甲苯
同分异构体
运用取代法书写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
取代法
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
解题步骤
母体
浅谈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有序书写
同分异构体
碳链异构
有序书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PLS/UV的二取代苯甲醛类化合物 各自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测定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紫外光谱法 苯甲醛 同分异构体 同时测定 取代基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19.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彦威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8 373 11.0 15.0
2 郭磊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14 2.0 2.0
3 栗彧君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最小二乘法
紫外光谱法
苯甲醛
同分异构体
同时测定
取代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