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和间作均是防治蚕豆枯萎病的有效方法,从土壤微生物学角度研究两者协同减轻蚕豆枯萎病的机理,对控制蚕豆枯萎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盆栽试验方法,进行了间作和接种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Gt)试验.设蚕豆单作对照(MF)、蚕豆小麦间作(IF)、蚕豆单作接种Fm (MFFm)、蚕豆小麦间作接种Fm (IFFm)、蚕豆单作接种Gt (MFGt)、蚕豆小麦间作接种Gt (IFGt)6个处理.于蚕豆开花期(生长70天)取土壤样品,测定蚕豆幼苗生长、枯萎病发生、根际镰刀菌数量和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结果]间作显著增加蚕豆幼苗干重93.0%、降低蚕豆枯萎病病情指数71.4%,接菌显著增加蚕豆幼苗干重55.3%、降低病情指数76.6%,其中接种Fm真菌对蚕豆幼苗干重的影响更大,对病情指数的抑制效果更好.间作接菌显著增加蚕豆幼苗干重100%、降低病情指数89.8%.Biolog微平板测试结果显示,间作提高根际微生物碳代谢活性32.3%;接菌提高微生物活性85.4%;间作接菌提高微生物活性12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间作和接菌均明显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并主要改变了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根际镰刀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AWCD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蚕豆与小麦间作和接菌对抑制蚕豆枯萎病和促进蚕豆生长均具有积极效应,间作显著提高了AM真菌的定殖率,二者协同提高了根际微生物活性,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抑制了病原菌增殖,进而控制蚕豆枯萎病发生.
推荐文章
施氮对间作蚕豆根际微生物区系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小麦蚕豆间作
施氮量
枯萎病
土壤微生物区系
AM真菌控制蚕豆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AM真菌
蚕豆枯萎病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小麦蚕豆间作对根际土壤氮转化微生物的影响
间作
磷脂脂肪酸(PLFA)
荧光定量PCR
amoA基因
反硝化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间作小麦和接种AM真菌协同提高蚕豆抗枯萎病能力和根际微生物碳代谢活性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间作 AM真菌 蚕豆枯萎病 根际微生物 碳代谢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6-165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93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84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坤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81 873 16.0 27.0
2 董艳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5 1164 19.0 32.0
3 吕家兴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1 1.0 1.0
4 赵骞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0)
共引文献  (185)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7(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8(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5)
201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12(6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13(5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4(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5(7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7)
2016(5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7(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8(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9(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作
AM真菌
蚕豆枯萎病
根际微生物
碳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