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霍夫曼窑技术于19世纪末被引入中国,主要用于烧制砖瓦,并一直沿用至今.本研究基于文献梳理、档案搜寻与查证以及统计分析,聚焦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4个有案可查的设计版本,分析其砌体结构特征和窑室施工技术,有关比较研究清晰显示出理想设计模板与当地具体条件之间的关系.虽然主要是设计者引领其技术改进,但人力资源状况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窑室剖面设计的改进与技术选择是综合考量空间尺度、产量和工人的人体尺度、劳动强度之间关系的结果.在特定历史时期,确保和改进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物理环境品质是具有优先性的前置条件.近70年以来窑室剖面高度和宽度的变化轨迹充分揭示了中国霍夫曼窑的设计演变受外部技术输入和内部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但后者占主导地位.
推荐文章
中国霍夫曼窑环境调控技术地区差异之检讨
软件模拟
建造模式
环境调控
霍夫曼窑
地区差异
钓鱼岛危机背后:华尔街要在2013年和中国算账?
钓鱼岛
中国人
危机
华尔街
“世界工厂”
2001年
美元贬值
经济政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剖面与身体在中国霍夫曼窑设计变迁背后可以发现什么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霍夫曼窑 环境因素 原型 改进型 结构特征 施工技术 中国 20世纪50年代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098.6|TU761.2|TK175
字数 108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37 169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霍夫曼窑
环境因素
原型
改进型
结构特征
施工技术
中国
20世纪50年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