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支架内再狭窄(ISR)和晚期支架血栓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是支架术后面临的严峻问题.近年来病理及影像学证据表明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ISNA)在ISR和晚期支架血栓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探讨ISNA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将为预防晚期支架失败和晚期心血管不良事件提供新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
综述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危险因素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进展
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支架血栓
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
病机
中医药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 发生机制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4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9.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广和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8)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
发生机制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双月刊
1673-8799
11-5570/R
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5号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医院区机关楼
80-605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4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