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得到准确的大管径水平管气液两相流的持液率预测模型,采用室内实验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管径水平管气液两相分层流和环状流持液率计算模型.结果 表明:Bamea流型图不适用于大管径条件下的持液率大于0.1的流型判断,持液率随着气体表观流速增加而减小,随液体表观流速增加而增加.以双流体模型和Xiao模型为基础分别给出了分层流和环状流持液率计算新模型,持液率新模型对实验持液率的预测准确,平均绝对误差为5.9%,较现有5种持液率模型有了较大提高.
推荐文章
水平管气-液两相分层流底部小破口泄漏预测
气-液两相分层流
破口
泄漏
流量
含气率
神经网络
水平直管中气液两相分层流动压降的实验研究
气液两相流
湿气
压降
摩擦系数
模型
Chisholm ARS
误差
不确定度
水平管气液分层流压力梯度和含气率计算方法研究
气液两相流
分层流
压力梯度
含气率
界面形状
水平管气液两相变质量流流型从分层流向非分层流的转变
管壁入流
气液两相流
流型转变
分层流
非分层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管径水平管气液两相分层流和环状流持液率模型
来源期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管径 水平管 持液率 分层流 环状流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329
字数 39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64X.2019.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锐全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5 362 10.0 16.0
3 罗威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3 17 2.0 2.0
7 刘自龙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管径
水平管
持液率
分层流
环状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064X
61-1435/TE
大16开
西安市南郊电子二路18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96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