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案不同判'作为一种指责司法不公的现象日渐被提出来,其背后蕴含着对'同案同判'的司法价值期望,以及如何界定'同案'、何以实现'同判'的司法方法论命题。实践表明,基于制度与实践的多种原因,'同案不同判'在所难免;而且,倘若司法裁判禁锢于'同案同判',也可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同案不同判'有时也是司法对社会进步的一种回应。但当下尤值得重视的是,'同案不同判'被不同主体在不同程序机制中被提出来,从而滋生不服判与质疑司法公正性的现象,如若司法对此不予回应或回应不当,终将有损裁判权威、司法公信力与法制统一性。'同案同判'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对'同案'的识别,也有赖于一套实现'同判'的司法方法与裁判技术,且有其合理限度。借助案例指导制度及'智慧司法''司法大数据'实现'同案同判'的尝试虽初见成效,但更关键仍在于优化裁判说理机制,从源头上有效消除和有力回应'同案不同判',优化识别'同案'与确保'同判'的司法方法与司法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同案同判'及其所承载的司法价值。
推荐文章
刑事司法如何应对网络舆论
互联网
网络舆论
刑事司法活动
论刑事侦查的司法制约机制
刑事侦查
诉讼权
新刑诉法
制约机制
国家追诉权力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践分析
动物卫生
监督执法
刑事司法
案件衔接
司法移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刑事司法如何回应“同案不同判”
来源期刊 法治论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同案不同判 司法公正 同案同判 裁判说理 司法方法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88
页数 22页 分类号 D92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案不同判
司法公正
同案同判
裁判说理
司法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治论坛
季刊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49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