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小麦开花后不同部位氮素、磷素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以中国春和贵紫1号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于花后5,15,25,35,45 d对小麦旗叶、茎鞘、颖壳穗轴和子粒中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无机磷、植酸含量及单粒质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表明,在子粒发育过程中,2个小麦品种库源器官氮素、磷素营养物质及单粒质量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除源器官的氨基酸和茎鞘的植酸外,其他氮素、磷素营养物质与子粒库中的5个营养性状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子粒发育中期库源器官氮素、磷素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远小于其前期与后期.结果还表明,小麦子粒发育中期(花后15~25 d)库源器官氮、磷代谢最为旺盛.建议此时期更应注重小麦氮、磷养分均衡,既满足子粒积累足够氮、磷营养,不致早衰,又同时注意防止其过量造成贪青晚熟,以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
推荐文章
杂种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动态和分配
杂种小麦
干物质积累
转运
分配
公顷产10000kg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施氮量
小麦
产量
氮素积累与分配
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晚播冬小麦
氮肥运筹
氮素
干物质
氮肥利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花后库源器官氮素、磷素营养物质积累动态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氮素营养物质 磷素营养物质 动态 库源器官 优质高产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2-5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45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剑平 贵州大学麦类作物研究中心 55 202 8.0 11.0
2 赵钢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06 881 13.0 24.0
3 严俊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5 80 5.0 7.0
4 梁勇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 5 1.0 2.0
5 李大清 贵州大学麦类作物研究中心 1 0 0.0 0.0
6 陈月星 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8)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氮素营养物质
磷素营养物质
动态
库源器官
优质高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340
41-1112/S
大16开
郑州文化路95号
36-132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