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EP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的特征[(包括P63、CK5/6、钙调蛋白(Calponin)、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Ki-67)].结果:31例EPC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为34~83岁,平均年龄为63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肿瘤的最大径为0.8~6.5 cm(平均为3 cm).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下,肿瘤多为单发扩张的囊腔,可见明显的纤维性厚包膜,包裹的结节由纤维血管细乳头构成,乳头表面衬覆核呈低至中级别的单一型肿瘤性上皮细胞,细胞通常排列成实性或筛状.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呈ER、PR弥漫阳性,Ki-67阳性指数低于<10%,HER2及P63、CK5/6、Calponin等肌上皮标志的表达均为阴性.随访病例均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结论:EPC好发于老年妇女,患者预后良好,肿瘤细胞呈实性或筛状的乳头状排列,且有厚纤维包膜的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检测呈ER、PR弥漫阳性,P63、CK5/6和Calponin等肌上皮标志阴性,根据这些特征可进行EPC的病理诊断,并为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27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乳腺癌
实性乳头状癌
神经内分泌
病理特征
预后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病理特征
临床
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
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 包裹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50/j.1671-2870.2019.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双双 3 0 0.0 0.0
2 高慧 6 14 2.0 3.0
3 肖天羽 2 0 0.0 0.0
4 高金莉 5 0 0.0 0.0
5 王顺利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
包裹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671-2870
31-1876/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7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