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反流性咽喉炎(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患者人群与正常人群的喉部上皮细胞形态和黏膜防御、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采集LPR组(80例)和对照组(36例)喉部的4个不同部位(真声带、假声带、内侧杓状软骨、后连合)组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19个喉部上皮细胞形态、黏膜防御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比较喉部4个不同部位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内侧杓状软骨区LPR组与对照组相比KRT1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相关基因CRNN、CD1d和TGFβ-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R组和对照组黏膜防御相关基因在内侧杓状软骨区(MUC2、MUC5B和CDH-1)和后连合区(MUC5B)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嗍与对照组存在上皮细胞形态和基因表达的改变,基因表达的变化将可能作为LPR的诊断指标.
推荐文章
反流性咽喉炎50例诊断体会
胃食管反流
咽喉反流
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对食管反流性咽喉炎诊断相关性研究
血清PGⅠ
血清PGⅡ
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诊断
相关性
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及护理探讨
反流性咽喉炎
治疗与护理
健康教育
部分慢性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探讨
部分慢性咽喉炎
胃食管反流病
奥美拉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喉部上皮细胞形态、黏膜防御和炎症相关性基因在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表达探究
来源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科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反流性咽喉炎 上皮细胞形态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0-50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1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66/j.1672-7002.2019.09.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耀 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23 68 5.0 8.0
2 宋晓飞 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16 10 1.0 3.0
3 王荣国 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25 99 7.0 8.0
4 李世东 陕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 5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反流性咽喉炎
上皮细胞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月刊
1672-7002
11-5175/R
大16开
北京市崇内后沟胡同17号
82-61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6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00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