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气候变化及相应火干扰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动态,且在未来的影响可能继续加剧.为了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暖,国家在分类经营基础上全面实施抚育采伐和补植造林,效果较好,但抚育采伐对森林主要树种的长期影响知之甚少,其在未来气候下的可持续性也有待进一步评估,同时,探讨造林措施对未来森林的影响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模拟气候变化及火干扰、采伐和造林对大兴安岭地区主要树种的长期影响.结果 表明:1)模型初始化、短期和长期模拟结果均得到了有效验证,模拟结果与森林调查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火烧迹地数据的林火干扰验证亦能够反映当前火干扰的效果,模型模拟结果的可信度较高;2)与当前气候相比,气候变暖及火干扰明显改变了树种组成、年龄结构和地上生物量,B1气候下研究区森林基本上以针叶树种为主要树种,A2气候下优势树种向阔叶树转变;3)与无采伐预案相比,当前气候下,抚育采伐使落叶松的林分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降低了(165±94.9)株/hm2和(8.5±5.1) Mg/hm2,增加了樟子松、白桦和云杉等树木株数和地上生物量(3.3-753.4株/hm2和0.2-4.0 Mg/hm2),而对山杨的影响较小;B1和A2气候下抚育采伐显著改变林分密度,降低景观尺度地上生物量,进而表现为不可持续;4)B1气候下,推荐实施中低强度造林预案(10%和20%强度),在A2气候下,各强度造林均可在模拟后期增加树种地上生物量.
推荐文章
气候变化和林火干扰对大兴安岭林区地上生物量影响的动态模拟
气候变暖
林火干扰
森林地上生物量
LANDIS
大兴安岭
气候变化、林火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
干扰
北方森林
碳储量
模型耦合
气候变化对中国大兴安岭森林演替动态的影响
FAREAST
大兴安岭
气候变化
火干扰
森林演替
林火干扰对大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地上生物量预测的影响模拟研究
林火干扰
LANDIS
北方森林
林分密度
胸高断面积
地上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候变化和不同强度造林对大兴安岭主要树种林分信息和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造林 森林景观 大兴安岭 LANDIS
年,卷(期) 2019,(20)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模式及效益评估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56-7669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82918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36 909 11.0 30.0
2 罗旭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6 31 2.0 5.0
3 张庆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3 4 1.0 1.0
4 黄超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28 74 5.0 7.0
5 贺红士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9 54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7)
共引文献  (271)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2(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候变化
造林
森林景观
大兴安岭
LANDI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