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快堆液体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的落棒原理,结合非能动组件流道结构的阻力特性试验修正,建立非能动棒落棒的水力-动力学分析模型,开发相应的落棒计算分析程序.通过全尺寸组件落棒试验,采用可视化观测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试验落棒曲线.结果表明,程序落棒计算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落棒模型与程序.通过程序的建立与试验验证,为液体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快堆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移动体落棒性能分析
钠冷快堆
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
敏感性分析
非能动安全
准稳态分析
数值模拟
运动特性
控制棒
钠冷快堆熔断式非能动停堆系统方案设计
中国实验快堆
非能动停堆系统
无保护超功率事故
无保护失流事故
DYN4G
先进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MISAP程序验证分析
二次侧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MISAP2.0程序
验证
压水堆驱动线落棒历程计算
驱动线
控制棒组件
落棒历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体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落棒分析程序的试验验证
来源期刊 应用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快堆 无保护失流 液体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 水力推力 水力-运动特性 落棒计算程序 数字图像处理 落棒试验验证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核科学技术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L351.5
字数 3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91/yykj.20181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匡波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59 218 9.0 11.0
2 刘鹏飞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27 90 6.0 9.0
3 王欣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28 87 6.0 7.0
4 袁浩然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3 0 0.0 0.0
5 黎闫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快堆
无保护失流
液体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
水力推力
水力-运动特性
落棒计算程序
数字图像处理
落棒试验验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科技
双月刊
1009-671X
23-1191/U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通大街145号1号楼
14-160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5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