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取40°N一60°N,80°E-120°E的区域作为西伯利亚高压的主要活动区域,利用NCEP/NCAR月均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对该区域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SH-)从1979-2017年共38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结果 表明,第1模态为全区一致的变化,第2模态为南北气压的反相变化关系,第3模态为东西部气压的反相变化关系,并且3个模态的时间序列都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进一步对相关的大气环流和东亚气温异常的分析表明,第1模态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在地面表现为海陆气压差的改变,500 hPa高度上东亚大槽强度的变化,200 hPa纬向风场上温带急流、副热带急流强度的变化,SH负位相时,东亚偏暖,SH正位相时,东亚偏冷;第2模态与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南北环状模态,SH北强南弱时,环流场类似AO正位相,温带急流减弱,东亚东北部偏暖,SH北弱南强时,东亚东北部偏冷;而与第3模态相联系的大气环流主要出现在欧亚大陆局部区域,与北大西洋涛动(NAO)也存在一定的关联,SH东强西弱时,东亚北部偏暖,西南部偏冷,SH东弱西强时,东亚北部偏冷,西南部偏暖.
推荐文章
冬季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及其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
大西洋风暴轴
西伯利亚高压
波破碎
温度平流
东亚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和海冰异常的关系
冬季气温
东亚冬季风
年际变化
海面温度
海冰密集度
西伯利亚落叶松树干液流的动态变化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树干液流
热扩散法
西伯利亚白刺的微繁技术
西伯利亚白刺
幼茎
离体培养
激素组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主要年际变化模态及其对东亚气温的影响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伯利亚高压 年际变化模态 东亚气温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5-69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8.001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81 2752 30.0 51.0
2 王林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53 1061 17.0 32.0
3 冯涛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5 38 3.0 5.0
7 朱红霞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0)
共引文献  (572)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伯利亚高压
年际变化模态
东亚气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