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蝉棒束孢(蝉花)Isaria Cicadae是药食两用真菌,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物质基础依然不明确.据此,本实验采用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制备肥胖小鼠模型,灌胃给予蝉棒束孢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和氢氧化钠碱水提取物等不同提取物,测定其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脂质代谢指标;观察其肝、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以及肠道内容物中的菌群结构等,综合分析并筛选出蝉棒束孢改善肥胖的有效提取物或成分,为其进一步的深加工提供基础.结果 表明,蝉棒束孢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减缓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肥胖,同时改善其脂质代谢情况,减轻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减缓肠组织损伤,并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蝉棒束孢醇提取物效果较优,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揭示.
推荐文章
蝉棒束孢居群分布及生境调查
蝉棒束孢
居群分布
生境调查
神奇的药用真菌——蝉花
蝉花
药用真菌
功效
应用
蝉花居群形态变异式样
蝉花
居群
变异式样
人工蝉花孢梗束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活性
蝉花
多糖
提取
寿命
SOD
MD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蝉棒束孢(蝉花)不同提取物抑制小鼠肥胖的比较
来源期刊 菌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肠道菌群 肠道稳态 肠道损伤 代谢调控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9-1701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6/j.mycosystema.1901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地灵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 4 16 2.0 4.0
2 王东东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 2 10 1.0 2.0
3 祝响响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 1 1 1.0 1.0
4 高亮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肠道菌群
肠道稳态
肠道损伤
代谢调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菌物学报
月刊
1672-6472
11-5180/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49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