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延胡索总生物碱滴丸对实验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健康、体质量在12~16 kg的比格犬,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延胡索总生物碱滴丸高、中、低剂量组、丹参滴丸阳性组.采用冠脉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于冠脉结扎后30 min经十二指肠给予受试药物.在冠脉结扎前、结扎后、药后30、60、120、180 min等时间段内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冠脉结扎后,模型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羟丁酸脱氢酶(HBDH)持续升高,而延胡索总生物碱滴丸剂各剂量组和丹参滴丸阳性组,能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引起的血清心肌酶CK、LDH、CK-MB的升高;中剂量组显著抑制AST、HB-DH升高,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胡索总生物碱滴丸剂可有效降低心肌酶的浓度,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延胡索总生物碱防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延胡索
总生物碱
心肌缺血
动物模型
复方养心滴丸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
复方养心滴丸
心肌缺血
实验研究
白芍总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白芍
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心外膜电图
心肌酶
活性氧
芪龙胶囊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急性心肌缺血
动物模型
冠脉流量
芪龙胶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延胡索总生物碱滴丸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肌酶谱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延胡索总生物碱滴丸 急性心肌缺血 心肌酶谱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药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8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64/j.cnki.1002-2392.1901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明 86 628 11.0 22.0
2 康天济 20 57 4.0 7.0
3 贾静丽 7 9 2.0 3.0
4 贾永囡 8 8 1.0 2.0
5 刘杨 9 9 1.0 3.0
6 郑超 6 8 1.0 2.0
7 田冰 3 0 0.0 0.0
8 季宏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延胡索总生物碱滴丸
急性心肌缺血
心肌酶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学报
月刊
1002-2392
23-119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9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