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的测量稳定性与一致性,并观察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过程中,SFCT和C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单眼非缺血型CRVO患者17例(17只眼),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5.66±12.33)岁,以及正常人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3.46±18.22)岁.所有患者均在无菌条件下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克隆抗体(0.5 mg,0.05 ml),每个月注射1次,共注射2次.分别于注射前及首次注射后1、2个月,采集CRVO患眼(17只眼)、对侧眼(17只眼)及年龄相匹配正常眼(17只眼)的OCT黄斑中心凹图像,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眼SFCT值为(281.39±79.20)μm,患眼和正常眼不同时间的SFCT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VO患眼抗VEGF治疗前SFCT平均为(362.14±65.12)μm,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280.12±55.92)μm和(271.73±50.16)μm,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SFCT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抗VEGF治疗前CVI值为(65.77±4.12)%,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62.03±5.11)%、(60.94±5.82)%,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CVI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RVO眼平均BCVA为0.74±0.25(20/83±20/62),治疗后1、2个月BCVA分别为0.49±0.26(20/43±20/52)、0.48±0.31(20/48±20/56),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CV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I计算方法的波动性相比较于SFCT较小,变异程度低.结论 CVI可能成为CRVO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之后短期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一种稳定的生物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