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曙光油田曙一区互层状超稠油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经过近20年开发,取得显著开发效果,但受目前油藏认识水平和采油工艺水平限制,油藏采出程度仅为22%,大量剩余油未得到有效利用.结合互层状超稠油油藏特点和开发实际,利用目前常用的测井、测试及动态生产资料等剩余油研究方法,对互层状超稠油平面和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通过增加开井数、调整注采方式、优化增能措施等手段挖掘平面剩余油,通过调层补孔、加深注汽管柱、实施选配注措施等手段挖掘纵向剩余油.2017年这些措施应用后,超稠油综合递减控制在4%以内,取得较好开发效果.
推荐文章
井楼、古城油田互层状稠油油层吞吐后剩余油潜力
井楼、古城油田
稠油
互层状油层
剩余油
潜力
改善互层状超稠油油藏吞吐效果技术研究
互层状
超稠油油藏
改善吞吐效果
曙一区
辽河油田曙一区互层状超稠油油藏改善吞吐效果技术研究
互层状油藏
超稠油藏
开发技术
射孔
注汽
效果
孤岛油田稠油环热采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
稠油环
蒸汽吞吐
剩余油分布
水侵方式
孤岛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曙光油田互层状超稠油吞吐后期剩余油研究及挖潜技术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曙光油田 稠油开发 剩余油分布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45
字数 41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17.2019.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如杰 12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曙光油田
稠油开发
剩余油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