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同济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片治疗,3片/次,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生血宝合剂治疗,15 mL/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调素(Hepcidin)、血清IL-1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和不良事件.并随访2组心血管事件次数,住院次数与全因死亡率.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完成了前3个月的治疗,随访期间脱失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1例患者退出研究,随访期间脱失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贫血有效率98.6%,对照组有效率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β、血清TNF-α、血清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异常,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观察组心血管事件人均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2组住院次数和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片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伴贫血,减少心血管发生次数,并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与提供准确足量铁元素、抑制铁调素表达,抑制慢性炎性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