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精梳机给棉工艺对短纤维排除效果的影响.建立不同给棉方式下钳板钳口外棉丛长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给棉工艺对分界纤维长度和重复梳理次数的影响;改变给棉方式及给棉长度,利用aQuraL型纤维长度测试仪测得小卷及不同给棉工艺输出的精梳条中纤维长度分布,计算各片段长度短纤维排除率.结果表明:采用后退给棉时,精梳机对短纤维排除率较前进给棉时高2.5个百分点至15个百分点;精梳短纤维排除率随给棉长度及短纤维长度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认为:采用前进给棉、长给棉工艺可提高纺纱效率,降低纺纱成本;采用后退给棉,短给棉工艺更有利于提高纺纱质量.
推荐文章
现代精梳机给棉方式对梳理质量的影响
精梳机
给棉方式
前进给棉
后退给棉
落棉率
棉卷自清洁
锡林齿面角
精梳机工艺技术与质量分析
精梳机
棉结
短绒排除率
落棉隔距
给棉长度
给棉方式
定量
精梳机给棉长度对输出棉网均匀度的影响
精梳机
给棉长度
分离丛
棉网均匀度
重量分布曲线
重量CV
E65型精梳机喂棉工艺研究
喂棉长度
小卷定量
梳理效果
精梳落棉率
分离接合
条干
常发性纱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精梳机给棉工艺对短纤维排除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棉纺织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精梳机 前进给棉 后退给棉 给棉长度 重复梳理次数 短纤维排除率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104.2+5
字数 30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415.2019.08.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家智 94 677 17.0 22.0
2 冯清国 25 99 6.0 8.0
3 陈宇恒 13 35 4.0 5.0
4 豆孝坤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梳机
前进给棉
后退给棉
给棉长度
重复梳理次数
短纤维排除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棉纺织技术
月刊
1000-7415
61-1132/TS
大16开
西安市纺织城西街138号
52-43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40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