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多维禀赋视角出发,选取四川省龙门山断裂带4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究该特殊区域人口集聚与地震灾害发生及灾害危险度上升的联系机制和原理,通过探索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区域人口的合理分布以及如何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找寻地震灾害频发区域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推荐文章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壳一维P波速度结构
P波速度结构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
龙门山断裂带
台站校正
地震重定位
少震弱震区地震灾害宏观人口脆弱性评估——以陕北地区为例
少震弱震区
陕北
地震灾害
人口脆弱性
综合指数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闭锁与变形特征
龙门山断裂西南段
断层闭锁
年均垂直变化速率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深层复杂地质构造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以四川盆地龙门山断褶带北段为例
四川盆地
龙门山断褶带
中二叠世
地面地下双复杂构造
薄储集层
三维地震采集
地震成像
储层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人口集聚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来源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灾害危险度 生态脆弱 人口集聚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区域经济改革与发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9
页数 7页 分类号 C924.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俊良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 23 333 9.0 18.0
2 闫东东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3 3 1.0 1.0
3 张兴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灾害
灾害危险度
生态脆弱
人口集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经济体制改革
双月刊
1006-012X
51-1027/F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
62-169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9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07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