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Phan-Thien-Tanner(PTT)本构方程描述聚合物熔体共挤分层流动的黏弹行为,建立了C形双层气辅共挤非等温流动理论模型,并数值实现,研究了熔体入口体积流率对挤出胀大率和第二法向应力差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熔体挤出胀大率与第二法向应力差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熔体流率不相等时,单层熔体挤出胀大率随着自身流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另一熔体流率的增大而减小,甚至出现负值;当两熔体流率相等时,单层熔体挤出胀大率不随流率的变化而变化;熔体整体挤出胀大率则不随流率的变化而变化,始终接近零值;熔体的挤出胀大率与第二法向应力差有关,且正比于第二法向应力差的绝对值.
推荐文章
振动力场作用下高分子熔体第一法向应力差的计算
聚合物
振动力场
毛细管
第一法向应力差
钻屑温度测试煤体法向应力的试验研究
煤体法向应力
钻屑温度
冲击地压预测
冲击危险性
实验研究
基于原生裂隙重张试验确定围岩块体边界法向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围岩
块体边界
法向应力
重张试验
分布规律
基于法向应力突变的双排抗滑桩土拱效应的数值分析
抗滑桩
土拱效应
有限元
法向应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第二法向应力差与气辅共挤出胀大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材料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第二法向应力差 气辅共挤 挤出胀大 黏弹流动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7-5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320.66+3
字数 41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2/j.issn.1674-3962.2019.05.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刚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3 88 5.0 9.0
2 曾宇露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18 14 2.0 3.0
3 肖兵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2 57 4.0 6.0
4 邓小珍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17 15 3.0 3.0
8 张志杰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二法向应力差
气辅共挤
挤出胀大
黏弹流动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材料进展
月刊
1674-3962
61-1473/TG
大16开
西安市未央路96号
52-28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8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