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42CrMoA钢制10.9级风电螺母调质处理后出现裂纹失效的现象,采用荧光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综合力学性能,分析裂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调质裂纹是淬火裂纹,在淬火过程中产生,并在回火过程中氧化;原材料的混晶组织是造成调质裂纹形成的原因,混晶组织在淬火过程中,表面产生马氏体,心部产生块状铁素体及少量网状铁素体,相变应力集中,变形不均匀,导致调质裂纹产生并扩展,且进一步导致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混晶组织经完全退火加正火后得到均匀晶粒组织,经调质处理后,无缺陷组织和无裂纹现象出现.
推荐文章
42CrMoA合金结构钢钢水纯净度控制实践
白渣稳定时间
留钢操作
非金属夹杂物
42CrMoA钢拉杆轴热处理工艺改进
预冷淬火
索氏体
畸变
背吃刀量对车削42CrMoA钢表面粗糙度及切屑的影响
车削
42CrMoA钢
背吃刀量
表面粗糙度
切屑长度
吊钩螺母裂纹分析
吊钩螺母
裂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2CrMoA钢风电螺母调质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来源期刊 金属热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风电螺母 42CrMoA钢 调质热处理 裂纹分析 混晶组织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测试与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42.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1/j.issn.0254-6051.2019.03.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晓嫦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6 461 12.0 18.0
2 陈玲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54 5.0 6.0
4 任鹏禾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6 1.0 1.0
6 朴晟铭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 1.0 1.0
11 刘杰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电螺母
42CrMoA钢
调质热处理
裂纹分析
混晶组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热处理
月刊
0254-6051
11-1860/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2-82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3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5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