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磷形态分布,从而决定土壤潜在供磷能力.本文对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裸地、自然草地、苜蓿地、农田)的黑土土壤剖面磷素分布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持续12 a对黑土剖面磷形态分布影响较大,黑土中有机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无机磷、有效磷含量及磷素活化系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在同一土层磷素活化系数表现为自然草地>裸地>苜蓿地>农田.农田不施肥处理经过12 a玉米种植后,土壤中全磷、有效磷含量均低于其他利用方式,玉米植株主要吸收土壤中无机磷,与裸地相比,农田土壤Ca2-P、Ca8-P、Al-P、Fe-P、O-P、Ca10-P含量依次降低了29.4%~75.3%、45.7%~59.5%、72.1%~83.3%、13.3%~36.1%、7.0%~33.2%、19.3%~41.6%.自然草地和苜蓿地比裸地无机磷含量分别降低11.5%~28.5%、2.2%~31.0%;与裸地相比,农田、自然草地和苜蓿地有机磷所占比例分别增加7.0~16.4、1.5~9.0、0.8~13.9个百分点.总之,不施肥农田作物吸收消耗了土壤中无机磷,使有机磷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自然草地和苜蓿地可使土壤中无机磷向有机磷转化,使有机磷比例有所增加.
推荐文章
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磷素剖面分布的影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土壤磷
土壤磷储量
剖面分布
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酶
自然恢复
土地利用
休闲裸地
种植作物
黑土
土地利用方式对球囊霉素土层分布的影响
球囊霉素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速效磷
土壤蛋白酶
丛枝菌根真菌
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对嘉兴土壤氮磷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
农村土地利用方式
垂直分布
速效磷
全氮
全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黑土 剖面磷形态分布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黑土 利用方式 磷含量 磷活化系数 磷形态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与植物营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6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3.6
字数 66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0-7601.2019.03.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5)
共引文献  (17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土
利用方式
磷含量
磷活化系数
磷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双月刊
1000-7601
61-1088/S
大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1-14号信箱
52-9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4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