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藻类等大量繁殖, 在对水体造成破坏的同时, 藻类产生的藻毒素会使动物中毒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的健康.为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的数量, 减少水华的发生,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以浮床植物香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铜绿微囊藻培养中添加香根草种植水, 研究香根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每 3 d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藻细胞密度, 记录接种微囊藻的种植水和对照处理下的藻类数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 a 含量, 使用固相萃取方法收集香根草种植水中的根系分泌物,经气质联用仪(GC-MS) 分析香根草种植水中的化学物质.结果表明: 以蒸馏水培养 5 d 收集获得的香根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香根草种植水中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生长缓慢.其中培养 6 d 后,香根草种植水开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 21 d 后,抑制率达到 76% .种植水中藻类叶绿素 a 含量为 447. 62 mg/L,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叶绿素 a 含量则高达 3 592 mg/L,为试验组的 8 倍.香根草根系分泌物中有 24 种化合物, 其中己酸、 棕榈酸、硬脂酸等脂肪酸对铜绿微囊藻等藻类有抑制作用.2-羟基丙酸相对含量最高, 为 50. 71%;其次是棕榈酸, 相对含量为 23. 2% .香根草种植水通过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草甘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草甘膦
抗氧化系统
磷代谢
铜绿微囊藻
赖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研究
赖氨酸
铜绿微囊藻
ATP酶
光合作用
机理
龙爪槐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龙爪槐
铜绿微囊藻
正己烷相
叶绿素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根草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及其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香根草 铜绿微囊藻 脂肪酸 化感作用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环境·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2|X173
字数 38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5/j.issn1000-3924.2019.01.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祥甫 38 919 13.0 30.0
2 邹国燕 29 586 10.0 24.0
3 周文宗 26 36 4.0 4.0
4 刘长娥 27 81 6.0 8.0
5 付子轼 27 332 9.0 18.0
6 刘娅琴 18 111 5.0 10.0
7 潘琦 15 187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7)
共引文献  (659)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3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6(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8(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香根草
铜绿微囊藻
脂肪酸
化感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3924
31-1405/S
大16开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4-5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