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兴安岭北部兴隆地区位于新林-喜桂图缝合带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南缘,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兴蒙造山带北段.然而,由于资料有限,前人对该区寒武纪侵入岩的构造产出环境仍存有争议,从而制约了人们对于新林-喜桂图洋早期构造演化的正确认识.选取兴隆地区出露的寒武纪内河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以期限定其形成时限,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进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证据.内河岩体中石英二长岩及侵入其中的辉石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508±3 Ma和507±5 Ma,证明其形成时代均为中寒武世.石英二长岩和辉石闪长岩样品为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同时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和不同程度的亏损Nb、Ta和Ti.两组样品的Nb/Ta平均值分别为22.41和17.12,较高于原始地幔平均值,MgO的含量(<8%)和Mg#(42~70)值较低.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为典型俯冲带岩石的特征,暗示内河岩体为经历了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作用的原始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已有近同时代侵入岩、蛇绿混杂岩和蓝片岩资料,推测内河岩体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为寒武纪期间新林-喜桂图洋向北俯冲的弧岩浆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为兴蒙造山带北段在寒武纪期间仍处于俯冲构造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推荐文章
大兴安岭北段巴升河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巴升河岩体
碱长花岗岩
锆石U‐Pb测年
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
大兴安岭北段
大兴安岭中段索伦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A型花岗岩
Ⅰ型花岗岩
早白垩世
索伦地区
大兴安岭中段
大兴安岭北部壮志林场花岗岩年代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新林-喜桂图断裂带
大兴安岭
壮志林场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40Ar/39Ar坪年龄
大兴安岭北部察哈彦岩体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额尔古纳
察哈彦岩体
花岗岩
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壳增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兴安岭北部兴隆地区寒武纪侵入岩锆石U?Pb年代 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寒武纪 额尔古纳地块 锆石U?Pb年代学 新林-喜桂图洋 兴蒙造山带 地球化学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东北地区重要构造带形成与演化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6-3360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54
字数 98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宝福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47 2815 26.0 47.0
2 巩恩普 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91 761 17.0 23.0
3 刘博 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12 52 4.0 7.0
4 吴宜翰 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2)
共引文献  (366)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寒武纪
额尔古纳地块
锆石U?Pb年代学
新林-喜桂图洋
兴蒙造山带
地球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
月刊
1000-2383
42-1874/P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38-8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0488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