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均相流模型一维计算方法,优化设计两相喷射器的工作喷嘴型线,与对应工况锥形喷嘴的流动参数进行对比.运用流体动力学方程,先使用等压降方法计算喷嘴型线,进而采取更适合两相流动的等速度梯度数学方法来优化型线.结果 表明:在流场出口压力以及出口速度差值在1%以内的情况下,相较于锥形结构喷嘴,此方法得到的喷嘴结构贴合两相流膨胀加速过程,关键位置压力降变化稳定,膨胀波发生位置后移90%,喉部后的流体平稳区域是其5倍,加强对超音速流体的适应能力,得到良好品质的出口流场,使喷射器中工作流体和引射流体的初步混合不偏离理想混合压力,降低对喷射系数的影响.
推荐文章
气-液喷射器内两相流流型分析
气-液喷射器
两相流
流型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中两相喷射器性能
压缩/喷射
两相喷射器
壅塞
凝结激波
混合压力
蒸汽喷射器混合室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蒸汽喷射器
混合室
凝结
湿蒸汽模型
引射系数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气液喷射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喷射器
气液两相流
气体引射量
气含率
气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液两相喷射器喷嘴型线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低温与超导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喷射器 两相流 均相模型 等速度梯度 膨胀波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制冷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11/j.1001-7100.2019.0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向农 32 260 8.0 15.0
2 吴涛 10 50 4.0 7.0
3 刘昌鹏 1 0 0.0 0.0
4 李学靖 1 0 0.0 0.0
5 陈炎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喷射器
两相流
均相模型
等速度梯度
膨胀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低温与超导
月刊
1001-7100
34-1059/O4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439号安徽合肥市1019信箱
26-4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8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3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