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的低危或稳定期患者而言,与传统的中等强度连续运动训练方案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在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心室重构等方面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良好,患者的运动依从性也有明显改善.目前仍缺乏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高危患者的应用研究结果,各危险分层患者标准运动方案亦有待进一步探讨.
推荐文章
短时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室重构及线粒体变化
实验动物
心血管及肺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高强度间歇运动
线粒体含量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生物合成
能量代谢
氧化应激
心肌
康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术后护理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术后护理
血栓抽吸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栓抽吸术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观察与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现状
来源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高强度间歇训练 中等强度连续运动训练 心脏康复 综述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6-69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36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9.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少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45 187 8.0 11.0
5 张穗浩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 2 1.0 1.0
9 林峰 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6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高强度间歇训练
中等强度连续运动训练
心脏康复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月刊
1006-9771
11-3759/R
大16开
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82-3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15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