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酸气回注技术已逐渐成为一种经济、环保、高效的酸气处理方法.针对顺北井区二号联油井的高含硫工况,在评价了回注酸气组分和回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酸气回注方案.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酸气回注技术中地层选择、井口压力确定、压缩机选型、材料等工艺分析方法及方案制定应用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酸气回注技术首先要考虑回注地层和井口回注压力;回注地层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地质和非地质两个方面因素;酸气回注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利用相平衡原理充分脱水,防止腐蚀和水合物的生成;压缩机的选择除了基本设计外还应防止酸气在级间冷凝以及腐蚀.最终选择奥陶系地层作为回注地层,采用源头增压,四级增压方案实现酸气同层封存.
推荐文章
酸气回注——酸气处理的另一途径
酸气
硫化氢
二氧化碳
回注
地层
管道
相包络曲线含水量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安全监控技术——以普光气田为例
四川盆地
普光气田
高含硫天然气
净化
联锁
控制体系
泄漏
监控
安全
酸气回注井筒流动模型
酸气
流动
注入压力
状态方程
相态
高含硫气井安全高效钻完井配套技术——以川东北罗家寨气田为例
高含硫
安全
高效
钻完井
配套技术
应用
四川盆地
罗家寨气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含硫油井的酸气回注技术 ——以顺北井区为例
来源期刊 天然气与石油 学科
关键词 酸气回注 地层 井筒 工艺分析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储运与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45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539.2019.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晨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9 16 2.0 4.0
2 全青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 3 1.0 1.0
3 王寿喜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0 56 5.0 7.0
4 王苏雯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4 2 1.0 1.0
5 叶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4 11 2.0 3.0
6 姚丽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酸气回注
地层
井筒
工艺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与石油
双月刊
1006-5539
51-1183/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升华路6号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