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城市径流水质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武汉市径流的水质和水量特征,采用多级串联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其进行了径流净化研究.对人工湿地不同运行阶段模拟径流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化学耗氧量CODo,生物耗氧量BOD5,固态悬浮物SS,总氮TN,总磷TP,铵氮NH+-N在湿地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探讨人工湿地对城市径流污染的去除效应.结果 表明:各指标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效应大小依次为NH4+-N> CODCr>BOD5> TN> SS> TP,其中对NH+-N的去除效应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的去除效应(p<0.05),对TP的去除效应最弱(p<0.05);人工湿地对CODCr,BOD5,SS,TN,TP,NH4+-N的去除效应在1-7月呈逐渐增加趋势,局部有所波动,9月达到最大值,9月以后去除效应趋于平稳;除了TN外,人工湿地系统出水各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质量标准,其中TN达Ⅳ类标准.径流各指标主要在人工湿地的第1格被去除,随着人工湿地沿程进水浓度的增加,其去除效应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径流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TP与各指标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通过对湿地系统沿程氮磷浓度衰减的拟合及回归分析,建立了与湿地系统进口浓度有关的CODCr,BOD5,SS,TN,TP,NH4+-N浓度的沿程衰减模型,相关分析表明其最佳的拟合模型均为指数衰减模型.该湿地系统在整个试验时期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净化效果,有效地减轻了城市径流水质对外界水环境的破坏,可用于城市地面径流污染的控制和利用,指数衰减模型的建立也为后续湿地设计及排水水质预测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推荐文章
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净化城市地面径流的试验研究
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
城市地面径流
非点源污染
净化效果
影响因素
北方潜流人工湿地水质梯级净化能力分析
潜流人工湿地
沿程净化效果
污染物去除率
人工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
径流污染
净化效应
不同水深下多级串联人工湿地对城市地面径流的净化效果
人工湿地
城市雨水径流
净化效果
最佳工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城市径流水质的净化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表面流 城市 径流 净化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361
页数 9页 分类号 X5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厦 3 6 1.0 2.0
2 郑学良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9 5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湿地
表面流
城市
径流
净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