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MRI特征及ADC值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良恶性病变的预测能力,并尝试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MRI诊断为BI-RADS 4类病变、并取得病理结果 的79例乳腺病变患者(82个病变).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MRI特征和ADC值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统计学意义,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回归模型预测BI-RADS 4类病变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肿块型病变中,将边缘、内部强化及ADC值纳入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中(P均<0.05,伪R2 =0.62),其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ROC曲线AUC为0.981,敏感度为87.80%,特异度为100%.非肿块型病变中,无预测变量纳入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P均>0.1).结论 乳腺MRI特征(边缘、内部强化)及ADC值对预测肿块型BI-RADS 4类病变的良恶性具有一定意义;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可有效鉴别BI-RADS 4类肿块型病变性质.
推荐文章
MRI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价值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诊断,鉴别
常规超声联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乳腺疾病
常规超声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体检
ADC和r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乳腺病变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相对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效能
MRI对于乳腺X线摄影BI-RADS 4~5类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
乳腺癌
微钙化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MRI特征及ADC值预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4类良恶性病变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3-4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7.9|R445.2
字数 36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9/j.1003-3289.20181017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立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19 153 8.0 12.0
2 黎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47 467 13.0 18.0
3 柴瑞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10 59 5.0 7.0
4 杨晓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2 2 1.0 1.0
5 董梦实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月刊
1003-3289
11-1881/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2-50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4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81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