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不同种类降凝剂对CD/10W-40润滑油发挥的效能,本文通过倾点、凝点测量法和发动机表观粘度测定法,考察了几种降凝剂对柴油机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降凝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5种降凝剂均对柴油机油表现出较好的降凝降倾效果,但对其低温动力粘度没有改善作用,降凝剂能够有效阻止柴油机油中蜡晶析出后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使油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从而降低了倾点和凝点.通过选取相同种类和不同种类降凝剂进行复配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降凝剂复配能够较好地发挥协同作用,与单剂相比,增大倾点和凝点的降低幅度.
推荐文章
润滑油异构化降凝探索
润滑油
异构化
催化剂
降凝
黏度
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应用
季戊四醇
硬脂酸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苯乙烯
富马酸
润滑油
降凝剂
加氢尾油催化降凝生产润滑油基础油
催化降凝
加氢尾油
催化剂
润滑油基础油
丙烯酸酯共聚物对柴油降凝效果的试验研究
丙烯酸高级酯
共聚物
柴油
降凝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降凝剂对CD/10W-40润滑油降凝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当代化工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降凝剂 润滑油 倾点 凝点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
字数 29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114.2019.06.1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宇 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6 4 1.0 2.0
2 于鹤龙 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8 12 2.0 2.0
3 王红美 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7 8 2.0 2.0
4 尹艳丽 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8 5 1.0 2.0
5 周克兵 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9 13 3.0 3.0
6 宋占永 陆军装甲兵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5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降凝剂
润滑油
倾点
凝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化工研究
半月刊
1672-8114
10-1435/TQ
大16开
北京市
80-329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03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128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