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剪切波E成像技术在预测孕妇早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孕28~32周孕妇,分为无先兆早产组(75例)和先兆早产组(42例).采用常规二维超声经阴道测量宫颈长度,采用剪切波E成像技术经阴道测量宫颈剪切波速度.结果:先兆早产组的宫颈剪切波速度低于无先兆早产组(P<0.001).先兆早产组孕妇中,经治疗后足月分娩者的宫颈剪切波速度高于治疗后仍早产者(P<0.001).足月分娩者的门诊时宫颈剪切波速度高于最终早产组(P<0.001).门诊时宫颈剪切波预测早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95% CI为0.712 ~0.897),优于宫颈长度(P=0.035).治疗后剪切波预测早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95% CI为0.658 ~0.947),优于宫颈长度(P<0.001).宫颈剪切波速度低于1.385m/s孕妇最终分娩早产的风险是高于1.385m/s孕妇的7.514倍.结论:宫颈剪切波E成像技术有作为临床中预测早产的潜力,且与宫颈长度相比,准确性和特异性更优.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宫颈剪切波E成像技术在预测孕妇早产中的临床运用
来源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剪切波E成像 宫颈长度 早产 弹性成像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8-3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3/j.cnki.xdfckjz.2019.05.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3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剪切波E成像
宫颈长度
早产
弹性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月刊
1004-7379
37-1211/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
24-104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0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