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估5种临床介入程序中,职业人员手部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选择北京4家医院进行5种介入程序的治疗,职业人员术中左右手各佩戴1枚热释光指环剂量计(TLD,LiF:Mg,Ti),进行手部剂量当量Hp(0.07)监测,同时分别记录患者的透视电压、透视电流、透视时间、摄影数,总累积剂量、剂量面积乘积等影响因素信息,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监测5种介入程序,119例手术.对5种介入程序中职业人员左手与右手受照剂量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不同介入程序的第一术者手部受照剂量左手、右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5.83、116.45,P<0.01).影响因素分析中,随着透视管电压,透视电流,透视时间,摄影数的增加,操作者手部剂量也增加(r=0.570、0.712、0.564、0.711,P< 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采用逐步回归法拟合方程.经拟合方程为y=225.763+1.862x1-98.125x2(F=22.726,P<0.05).其中变量x1为透视时间,x2为摄影数.表明影响操作者手部剂量的主要因素是透视时间和摄影数.结论 在开展上述5种介入程序治疗时,第一术者的手部剂量最高,其次第二术者、助手或护士;5类介入程序中,第一术者的手部受照剂量水平高低排列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PM)>射频消融(RFA)>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支架植入术(PTCA+PCI)>脑动脉瘤介入术(ITCA);大量开展PM手术时,第一术者手部的年当量剂量有可能超过限值.